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點滴理財法「六大守則」

點滴理財法~~六大守則~~
「你講了那麼久,到底哪一支股票可以買?」「有沒有什麼理財方式可以一本萬利?」這是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演講時,常被問的問題。

大家都希望快速致富。但多數富翁並非一夕致富。

《下一個富翁就是你》的作者史丹利(Thomas Stanley)和丹寇(William Danko)研究美國富有人士20年發現:這些人學歷不高,沒有繼承龐大遺產,也無天外飛來的橫財,他們的財富來源是勤奮工作和規律儲蓄。

一點一滴,穩健地積累財富,是擁有小富的途徑,也是晉升大富的基礎。

「點滴理財法」6守則,請牢記在心:
  1. 努力工作

  2. 周行一在《不理財也發財!﹖》中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有錢人的財富都是他們努力工作,從他們獻身熱愛的工作中獲得的報酬,並非從理財而來。」因此最穩健的投資方式就是工作。工作可以讓你的收入源源不斷。
    台灣IBM公司軟體事業處副總經理陳永生就是這個理念的實踐者。他的理財祕訣就是找到公司好、制度好、薪水好的好工作。他在1987年進入IBM,第三年起,年薪即達100萬元。同時IBM還提供員工每個月可以薪水的十分之一購買市價8折的IBM股票。陳永生在IBM17年,長期投資IBM的成效,他拒絕透露獲利數字,只明快地回答「當然有賺啊!」。
    「『第一桶金』大多靠苦幹上班。」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在《改變您發財的DNA》中也有相同的見解。
  3. 規律儲蓄

  4. 陳永生一直以來,最多的理財方式就是定存。把錢存在銀行,是不少所謂「專家」大肆批評的錯誤。然而周行一在《不理財也發財!﹖》中指出,銀行存款是你的核心持股。每個人應準備可支付6個月生活費的活期存款,以隨時應急,也應有可支付一年生活費的定期存款。剩下的錢才能拿去投資。
    「規律儲蓄是致富的不二法門。」墨爾基(Burton G. Malkiel)於《穩健理財十守則》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規律儲蓄意即需要持之以恆地存錢,但是花錢的誘惑太多、太方便,存錢實在難。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建議,儲蓄一定要先設定目標,例如買房子、存教育基金等,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暢銷理財書作家阮慕驊教大家一個實用的觀念:「收入-儲蓄=支出」,每個月領到薪水先儲蓄一部分,其餘的才是可花用的錢。
  5. 不跑短線

  6. 企圖透過短線交易快速致富是投資的地雷,大衛‧巴哈(David Bach)在《富貴成雙》指出,累積財富可能要花幾十年,而非幾個月。他給投資者的忠告是:「頻繁進出股市,也會最快損失一大筆錢。」記住,十「短」九賠!
  7. 別借錢投資

  8. 有時候借錢是為了投資,然而只有投資在自己身上或本業時,例如借錢受教育,才是正確的舉債,才能借錢。周行一在《不理財也發財!﹖》中力勸:不要借錢做自己不在行的投資,也不要為了過度消費而借貸,錯誤的舉債可能讓你萬劫不復。
    大衛‧巴哈也提出警語:「借錢永遠是輸家。絕對不要用借來的錢買股票。」
  9. 先買保險

  10. 「有養家義務的人,不買保險就是失責。」墨爾基在《穩健理財十守則》一書中說。作者有很深的體會。作者的先生一向沒有投保,結婚後他們買了房子,生了小孩,沒想到先生卻突然逝世,留下沈重的房貸,家庭經濟頓時緊繃。因此作者的理財原則是:先針對人生可能的風險做補強,再談投資。
  11. 購買自用住宅

  12. 墨爾基建議:自用住宅是個好投資,如果你買得起,盡可能擁有自己的房子。自用住宅可以節稅(在台灣,每一戶可有購屋貸款利息扣除額30萬元),也是強迫儲蓄的好方法,同時帶給人極大的心靈滿足感。


買房子買車子必需自己想清楚做好決定
日本的大前研一對個人的建議如下:從根本重新認識生活形態還有拋棄偏見。簡單的說,就是把社會上覺得原本應該有的生活形態重新以中下階層的態度重新考慮過。比如:是否真的需要買車揹車貸?是否真的需要買房子揹房貸?這些省來下的錢能不能在市郊買一間好一點的別墅,平常工作天則住離公司近的小公寓…等等。

沒有留言:

一個小故事讓我們明白資金流通的意義

“又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太陽高掛,街道無人,每個人都債台高築,靠信用度日。這時,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一張1000 元鈔票放在櫃檯,說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 店主抓了這張1000 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裡支付了他欠的肉錢...